行业资讯

新闻内容

字号:   

“东来顺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—“糖蒜”成长有“日记”

浏览次数:27 日期:2022-06-18 11:35:20

东来顺之天美五部曲,这个冬天餐桌上必须有的味道!

01

糖蒜的由来:皇室渊源

糖蒜有着悠久的历史,曾经还是皇帝贡品。相传,西汉功臣张良晚年多病,辞去官职隐居城父县,每日研究食补之道,探索长寿秘诀。当地生产大蒜,百姓每餐必食,人人身体康健。于是张良也开始吃蒜,没多久,多年缠身的疾病竟然祛除了!从此,张良开始改进大蒜的吃法,经过几年时间,终于研制出口感的糖醋蒜。吕后得知便召见张良,品尝过糖蒜后大赞其味美,命他进后年年进贡,从此,这糖蒜就成为了皇家贡品。

02

东来顺糖蒜:百年传承

东来顺的糖蒜也与皇帝有关,然而此皇帝非彼皇帝,这个皇帝是东来顺挖过来制作糖蒜的把式,外号叫皇帝。东来顺传承人陈立新大师介绍说,东来顺始建于1903年,1914年改名为东来顺羊肉馆,自从开始经营涮羊肉,糖蒜就一直作为配菜保留至今。早年间,东来顺没有制作糖蒜的技艺,需要从外面进货。后来,东来顺从外面挖来了制作糖蒜的把式---皇帝,之所以叫皇帝是因为此人十分霸道,来到东来顺后,皇帝要求东来顺的糖蒜要全部按照他的要求制作,不能有半点差池。选用河北霸州的大蒜、在起蒜苗后9至12天起蒜、蒜和糖的比例是2:1,这些沿用至今的规矩全部是那个 皇帝留下来的,陈立新说,时至今日,东来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纯手工制作技艺。

03

东来顺糖蒜:选用大六瓣每年制作

东来顺的糖蒜制作讲究季节,因为要选用山东兰陵和河北霸州的大六瓣,所以每年只在5月底6月初制作一次。陈立新介绍,大六瓣外形好看,辣味不刺激,适合糖蒜的制作。每年这个时候,万斤左右的大六瓣会分批次运到东来顺的糖蒜基地。

经过简单挑选的大蒜要放入大缸中用盐杀一下,陈立新介绍说,大蒜运送的途中难免会碰破表皮,这样大蒜就有伤口了,用盐杀一下是为了伤口封住。

盐卤的过程是很关键的,将一层大蒜、一层盐交替铺在大缸里,放上水,缸上面用重物压住。 陈立新介绍说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大蒜的辣气逼出来,这样制作的糖蒜口感柔和。盐卤的过程大约要持续三天,这三天中,工人每天都要进行倒缸,所谓倒缸就是把蒜从一个缸捞到另一个缸,这样大蒜和盐融合的更好。倒缸的过程中工人十分辛苦,记者看到,大蒜的辣气呛得每个人眼泪汪汪的。

用盐卤好的大蒜就要进行清洗了,清洗的过程同样需要倒缸。每天上、下午各一次,需要清洗三天。陈立新说,三天以后,将大蒜从水中捞出,放在席子上晾干,腌制糖蒜的准备工作才算完成。

04

东来顺糖蒜:传承工艺,记录日记

经过7天的前期准备工作,糖蒜才可以正式进入腌制过程。与其他地方的糖蒜不同,东来顺的糖蒜只用糖、盐腌制。按照两斤蒜、一斤糖、一两水、半两盐的比例,把糖、盐、水和成糊状,用漏斗倒入装好大蒜的缸里,缸口用塑料薄膜和麻布封好,系上麻绳。

存储糖蒜的仓库里,数千个大缸按序排列。陈立新介绍说,糖蒜的储存也是有讲究的,不能阳光照射,还要保持通风。记者看到,每排大缸都 躺在一根铁棍上。陈立新介绍说,工人每天都要左右滚动这些大缸,这个动作叫滚缸。滚缸是为了让大蒜与糖充分融合,滚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利于发酵,每缸糖蒜每天要滚7至8遍。

由于是纯手工制作,东来顺糖蒜的传承人每年都有一本糖蒜日记,记录气温、湿度等不同气候条件对糖蒜的影响,以便及时做出调整,保证正宗的口味。陈立新说,这些糖蒜日记记录的不只是传统技艺,更是老字号文化的传承。

所属类别: 行业资讯

该资讯的关键词为:东来顺官网,北京东来顺,东来顺月饼,东来顺粽子,东来顺礼盒